第9话·中 主昏臣佞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月黑风高,几声猫叫不时响在深巷里,静谧而诡谲。一处宅院的不远处,几个兵卒潜伏多时,似乎在抓捕要犯。
原来,隰城县近月盗窃案频发,百姓诉至县衙,新任县尉颇为重视,令人务必缉拿归案。经过多日侦查,获知盗贼在附近活动,故县尉命人潜伏于此。
埋伏多时,一处矮墙有动静,兵士围捕而去,终于擒获盗贼,当即送至官府牢狱。
县尉得知讯息,来至刑房,传唤盗贼前来。老吏一旁陈述道:“据昨晚审讯,此贼自言名唤杨狗奴,山东齐郡人,今岁潜至隰城,专盗富实之家。”
县尉看向地上,旁人掰其首以示。四目相对,二人皆是一愣。
正于这时,老吏率先问堂下人,“杨狗奴,隰城一十三家失窃案,均系汝作案否?”杨狗奴颔首认罪,老吏又问,“有无余他罪行,若坦白招供,可以从宽处理。”杨狗奴道:“无他。”“家属几许?”“无。”
老吏执笔记录,虽然办案资历深,仍要礼敬县尉,于是询问:“县尉有无问话?”
县尉摇首,老吏于是宣判,“盗窃乃重罪也,杨狗奴之罪行,当以斩首。”说着呈上罪状书。县尉一言不发,半晌未签字。老吏疑惑看他,“县尉有何疑虑?”县尉问道:“刑罚会否过重?”
老吏略知这位县尉来历,年十八举进士,授羽骑尉,后丁父忧去职,去月复为隰城县尉。老吏以其武职,不通律法,因是解释,“我朝以来,盗一钱以上者处弃市之刑,盗边粮一升以上皆斩,并籍没其家。近年盗贼多,刑罚则更重,盗窃者不论罪行轻重,一律斩首。故而,死刑无错也。”
县尉语塞,犹豫须臾,终是签下名姓:房乔。
话说李密游说至梁宋诸地,诸帅颇为礼敬,李密心内疑之。往者投靠诸盗时,李密说以取天下之策,众皆不信,四处碰壁。如今却成为座上宾,李密百思不得其解。
这日,李密拜谒商丘一处营寨,同样受到礼遇。席间还有另一宾客,寨主向他引荐道:“此乃李玄英公,自东都逃来,遍历诸王,求访蒲山公,云‘斯人当代隋家,蒲山公此来恰好。”
李密大惊,作揖说道:“鄙某才疏人微,鼠雀之辈,李公切勿胡诌!”
李玄英笑曰:“有民谣《桃李章》曰:‘桃李子,皇后绕扬州,宛转花园里。勿浪语,谁道许!‘桃李子,谓逃亡者,李氏之子也;皇与后,皆君也;‘宛转花园里,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,将死无葬身之地也;‘莫浪语,谁道许者,密也。蒲山公有天命。”
寨主以为然:“蒲山公乃公卿子弟,志气若是。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,李氏将兴。听闻‘王者不死,公几度死里逃生,岂非其人乎!我寨愿顺应天命,归附瓦岗。”
李密略作思量,未再推脱,而是笑道:“不才将佐翟公成大业,若有公等加持,何愁不成大事?”三人一拍即合。
于是李玄英委身事李密,此不赘述。
秋收毕,盛大的三长斋设在晋王祠。百姓连年困弊,今岁外无突厥劫掠,内无贪官加征,加之收成尚好,日子稍有了盼头。百姓祈盼无灾,共结佛社,大设斋会,发愿祈福。
世民夫妇得了闲暇,于是着了常服,同去观俗。
到了晋王祠,一棵古柏映入眼帘。据传此柏为周初所植,树身龙蟠虬屈,形似卧龙。望着历经千年风雨的古柏,如同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,看惯春风秋月。
只见舍利生生塔中,殿门前挂出善月牌,彩色幡花散于满庭。其时,月殿开,金函启,佛骨临。僧俗云集座前,着白净衣,捧炉虔跪。清冽的百合香袅绕佛像前,庄严肃穆。
世民夫妇远远立在人群后,这时,社主请出僧人诵讲经文,观音婢一眼认出道绰禅师,想起那日救济,心内计画着择日酬谢之事。
驻足片刻,二人因不事佛,遂去到别处,以游晋王祠。
据说西周时,周成王封胞弟姬虞于唐,称唐叔虞,其一后裔迁至晋阳,于晋水发源处建祠宇,始称唐叔虞祠,后称晋王祠。其内古树名木林立,古泉长流不息,楼观鱼沼辉映,彩塑壁画辉煌,均为历代续建。经过千年变迁,晋王祠已成为太原一处胜地,民间每有重大集会,均会在此。
逛到晌午,只听几声鼓响,游人闻声而去,世民夫妇好奇之下,亦随人流前往。
原来到了设饭时刻。只见长案上,数个庖子正在和面,切以吴刀,淘以洛酒后,贮之以漆斗,布施远近民庶。民众依次上前,自以多寡取之,可以食至饱。
世民询问旁人,“此何食法?”那人道:“此谓吴刀切面也。”世民夫妇好奇,y亦欲尝之。
等候之时,人群之中,一人猫身其中,飞速向前。将要靠近世民,那人伸手摸向腰间。正要触及坠饰,说时迟那时快,世民将其手一扭,只听嗷地一声,“郎君饶命!”
观音婢闻声看去,只见世民已扭住一人,厉声斥道:“光天化日之下,竟敢行盗窃之事?”
旁人纷纷看过来,有人认出,嗤道:“竟是王无赖也!”那人闻之,呸道:“王无赖何许人?我行不改名,坐不改姓,名曰王无碍!”
人群哄笑,只听一人道:“谁人不知太原无赖王无碍?好吃懒做,斗鸡赌钱,人送外号曰‘王无赖!”人群又是一阵哄笑。
王无碍气急败坏,欲批其嘴,奈何被人掣肘,于是只得求饶,“好郎君,我以为遇故友,欲戏弄之,不料是郎君,纯属误认耳。”
世民自然不信,挑眉问道:“既然为戏,尔手何向我腰间?”
王无碍见他面貌冷肃,深觉此人不好惹,当即收起嬉皮笑脸,作无辜状,“实不敢诓郎君,我常与人掣?为戏,今狗眼不识泰山,认错郎君,还望郎君有大量,饶我狗命!”
因无赃证,世民遂也作罢,人群纷纷无奈摇
第9话·中 主昏臣佞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