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有美璇玑正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话·中 主昏臣佞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。

    王无碍见他不追究,连作长揖拜谢,满脸堆笑:“郎君心慈,佛菩萨必会保佑你!”世民冷哼一记,不予理睬。

    王无碍悻悻离去,转身之际,心生一计,故意拽其?裤,“此腰端阔,而臀平圆,真美少年也!”而后嬉笑着逃走。

    世民怒不可遏,奈何不见其影。众人欲笑,见他怒状可怖,又连忙止笑,唯恐惹火上身。

    “......”谁知,观音婢率先掩纱窃笑。世民见她乐不可支,亦觉好笑,遂也叉腰笑骂,“果然是个轻薄儿!”众人笑成一片。

    食毕斋饭,世民夫妇解了随身珠宝,随喜造像。

    隰城县狱,杨狗奴在临刑前夜,再度受到传唤。来至刑房,里面空无一人,案上却设有酒菜。

    杨狗奴暗自纳罕,听说死前的牢饭比较丰盛,可并未听说还能单独设酒食。莫不是想毒死他?

    这时,房门开启,“族叔!”房彦藻转身,声音哽咽,“玄龄......”原本以为他会避嫌,不与自己相认。房彦藻为刚才的小人之心惭愧。

    房玄龄扶之起身,请其入座,感慨说道:“杨玄感案后,以叔坐死,房氏莫不痛惜......”房彦藻闻言羞惭。

    原来房彦藻原为宋城尉,自负其才,常恨不为时用。时杨玄感谋事,房彦藻欲为元勋,投靠杨玄感,后事败变姓名,流亡至今。

    房彦藻叹罢,转而询问:“汝为羽骑尉,为何今在隰城?”房玄龄解释道:“大人去岁病亡,丁忧去职,今年乃起复

    “彦谦兄已亡乎?”房彦藻大吃一惊,房玄龄叹息一声,“亡父卧病之时,常问叔消息。”

    房彦藻闻之落泪,追忆往事,“彦谦兄慷慨清廉,所得俸禄,皆以周恤亲友。昔我家贫,全凭兄资助。昔未听兄劝勉,乃至入歧途,如今已是天人两隔!”说罢不住叹惋。

    房玄龄挽袖拭泪,奉箸于他,“族叔请食。”想不到他为官,竟是亲手将亲人送入刑场,房玄龄颇感无奈。

    次日午时,房玄龄立在廊下,望向西市的方向。

    行刑时刻已至......

    “房县尉,杨狗奴逃了!”这时,小卒急忙来禀报。

    房玄龄询问情况,小卒说道:“我等押诸死囚至西市,途中,杨狗奴解刑具而去,此贼竟有解锁之技。余人需押解死囚,故人力不足,以致贼逃逸。”

    房玄龄闻言,当即催促,“加派人手,速去缉拿!”“是!”

    搜寻数日,竟不见其踪。不过,隰城自此再无此盗作案,料是逃亡别处去了,房玄龄反倒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这日,贼帅赵万海率众十万寇高阳的表奏飞向江都宫。内史侍郎虞世基获之,早已见怪不怪,将贼数改为“三万”。

    同僚疑道:“若圣人不知实情,发兵不多,官军将失利。”

    虞世基不以为然,“圣人恶闻贼盗,据实已告,无非徒增烦恼。彼些鼠窃狗盗,郡县讨伐即可。”

    而在河北平叛的杨义臣早知虞世基所为,故大破高士达、斩张金称、俘格谦,收降河北贼数十万之后,未免功劳被夺,他特意列状托人上奏。

    当皇帝揽状,喜出望外,“杨公果是扶龙功臣也!”及见贼数,触目惊心,“我初不闻,贼多如此,义臣降贼何多也!”堂下近臣皆噤声。

    皇帝记起一事,敛色望虞世基等人,“先韦云起告尔等裁减贼数,致使朝廷发兵不多,众寡悬殊,官军失利,贼党日滋。朕信尔等之言,贬其为大理司直。如今看来,韦云起并非诬告。”

    大理卿郑善果心内惴惴,俯身暗自拭汗,韦云起案正是由他审理。虞世基与裴蕴亦是不安,唯恐皇帝降罪。

    虞世基略一思忖,辩解说道:“七年以来,河北为张金称、郝孝德、孙宣雅、高士达、杨公卿、赵万海等贼寇掠,然皆为小贼,郡县讨之,未足为虑也。”随即话锋一转,又道,“然臣以为,今杨公平河北,拥兵不少,久在地方,此最非宜。”

    裴蕴正自求多福,闻言转忧为安,附和说道:“此言甚是,杨公久在河北游弋,若收买人心,背主弃义,此大不妙!陛下应予召回。”

    果然,比起小盗,皇帝最忌乱臣,“卿言是也。”于是发敕进杨义臣光禄大夫,令其回朝,遣散其兵。

    敕令传至河北,官军哗然,毕竟河北才刚平定,若是撤走,逆贼余孽或将死灰复燃。杨义臣抵案不平,“可恨奸臣惑主,隋室难复矣!”其后不久,郁闷而终。

    少了杨义臣这员猛将,果然不久,河北再度大乱,此是后话。

    话说这日,李密一行人在饼肆买饼,见一乞索儿,令人予之一饼。后来赶路,那人一路跟随,至一处小路,李密欲驱之,那人却拱手道:“蒲山公,某房彦藻是也,公岂不识乎?”

    李密仔细一看,认出其人,“竟是房公!”李玄英见二人相识,遂扎胡床于地,引之树下坐谈。

    李密向从者介绍,“此是前宋城尉、房彦藻公是也,曾同预杨玄感之谋,亦为有志之士。”

    李玄英适时感叹,“杨玄感案杀三万余人,公等死里逃生,必多后福也。”从者纷纷点头,深觉李密就是“李氏天子”。

    房彦藻拜向众人,感慨说道:“九年之事,一经三年;你我四处流落,如今相逢此地,岂非缘分乎?”李密颔首,因问:“未知公近况如何?”

    房彦藻叹息,叙说了逃亡之路,又问李密,“我见公随行数人,未知高就何处?”李密说道:“某现事瓦岗翟公,未知房公愿入否?”

    房彦藻素来自负其才,一心想成大事,自然愿意投靠瓦岗,于是说道:“承蒙公等不弃,某愿效犬马之劳!”

    于是房彦藻与李密等俱游汉沔之地,遍入诸贼,说其豪杰。及还之日,从者数百人,此是后话。

第9话·中 主昏臣佞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