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有美璇玑正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话·中 千里跋涉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;   刘氏平日所为,常为邻里所讥,确实不宜闹大。“贱婢!”刘氏这才抬脚,移至正座,沉脸问观音婢,“汝何许人也?来此何为?”

    观音婢立她跟前,答道:“妾本长安人,随叔父拜访任户曹,借住一宿......”

    刘氏稍稍松气,正欲细问,任瑰等人闻讯赶来,见妻子打伤婢女,连忙向长孙顺德致歉:“内人无礼,长孙公见笑了......”说着斥向刘氏,“阿刘速向长孙娘子请罪!”

    任瑰昔为韩城尉,仁寿中罢职,李渊讨捕汾晋期间,任瑰谒之辕门,授为河东户曹,故李渊于他有提拔之功,不敢礼亏李家人。

    刘氏见夫发火,虽是疑惑,连忙下座致歉。任瑰冲她喝道:“在此作何?速为长孙娘子更衣!”

    刘氏诺诺应了,遂引小娘子去里屋。经过门边,刘氏悄问任瑰近侍:“谁家小娘子?”答曰:“长孙郎君内侄女,唐国公次媳也。”刘氏咋舌,暗悔一时冲动。

    待妇人退去,任瑰谓向长孙顺德:“唐公将赴太原时,以李大郎托某,人在邻坊,公欲见之乎?”长孙顺德说道:“某亡命至此,未免累公,明日即去,知者宜少焉。”任瑰颔首

    这厢,刘氏立在帷边,等候女宾洗浴。闻见起身动静,刘氏捧过侍女手中衣物,笑向里边:“长孙娘子来家突然,未曾准备新衣,此乃小女新装,未曾服之,还望长孙娘子不弃。”

    刘氏虽为人粗鲁,却也知京中贵女不服浣洗之物,故忍痛拿出小女新衣。观音婢笑道:“多谢刘娘子。”刘氏略略松气,连道:“长孙娘子客气了。”

    补给干粮后,三人于次日辞别任瑰夫妇,继续北上太原。而此时,李渊接朝廷令,赴马邑抵御突厥,增援马邑太守王仁恭。故世民随父急赴马邑,北击突厥。

    原来,自隋室国势衰弱,突厥趁机脱离隋朝,屡为寇患。去岁雁门围困隋帝月余,今年又率兵数万来寇马邑。马邑太守王仁恭紧急求援,朝廷遂令李渊领太原道援之。

    待李氏父子驱至马邑,形势远比想象的复杂。经过隋帝养虎为患十余年,突厥已兵强马壮,数万铁骑兵临城下,声势逼人。而马邑郡兵不足三千,连同李渊所领的二千精兵,两军尚不足五千人,王仁恭焦头烂额,问计李渊。

    李渊安抚他道:“公稍安勿躁,来时我等已谋之,但可依计作战,不出一月,突厥必退。”王仁恭连忙问道:“未知唐公有何妙计?”李渊示意他安坐,笑道:“斯须便知。”

    王仁恭见他胜券在握,遂也安心下来。茶过三盏,便见一少将带风入帐,立至唐公座前:“大人,已选善射者二千人,但凭号令。”

    李渊颔首,说道:“依计行事。”少将拱手而退。王仁恭目送他出帐,悄问唐公副将:“彼人谁也?”对曰:“唐公次子,李二郎者。”

    若无记错,这李二郎年未冠,安能军事相付?王仁恭颇疑之。

    云天收尽夏色,木叶始动秋声。转眼离京月余,翻山越岭的跋涉,已致观音婢双足浮肿,举步维艰。然而每多行一步,就离世民近了一步,观音婢如是激励自己前行。

    这日,三人穿越石壁山,此时粮水已尽,三人饥肠辘辘,头晕眼花。婢女阿梨最先不支,倒地难起,观音婢欲扶,阿梨摆手说道:“奴无力行走......”

    观音婢倚树而坐,声音微弱:“此山有玄中寺,我们可前去乞食,万勿气馁于一时......”

    长孙顺德割来榆树皮,说道:“此地乃太原近郊,不出几日,即可达太原。”“是耶?”阿梨眼眸燃起希望,捧着树皮,囫囵吞枣。

    山的那边,便是太原。

    观音婢收回目光,手撕树皮,细嚼起来,竟不觉涩苦。简单充了饥,三人继续前行,终于来到玄中寺。

    玄中寺始建于北魏,历时三年建成。名僧昙鸾晚年驻锡于此,弘布净土法门,皈依者甚众,一时间玄中寺闻名于世。

    如今,玄中寺由道绰禅师主持。这道绰博览经籍,至玄中寺,盛德日增,声誉远播,道俗子女赴山朝拜者,趋之若骛。

    而今连年战乱,百姓性命尚且难保,更遑论吃斋念佛,如今的玄中寺自然不比往日兴盛,甚至有些破旧。

    禅院旁,一树枫叶如火,掠过一院秋意,小沙弥低头扫着台阶落叶,不时望向树下盘坐的阿师。只见他面西而坐,口诵佛经,神情专注。若在往日,阿师必于房内念佛,今晨却坐门口石台,念诵至今。

    小沙弥颇不解,继续扫着落叶。又一片落叶离枝,小沙弥心念数字,果然数至三,落叶飘至石台,阿师恭敬起身,作迎接状。小沙弥捂嘴偷笑,阿师每见风起,必恭敬起身,如迎佛祖。

    “贫道等候多时了。”道绰掐珠的手顿住,即见三个人影出现在门中。

    长孙顺德趋至其前,双手合十作礼:“鄙人长孙顺德,携侄女行路多日,口粮已尽,还望阿师施舍斋饭,他日必有重谢。”

    “云何回报?斋饭早已备好。”道绰示意小沙弥,小沙弥恍然大悟,难怪阿师令他今日多备三碗饭,于是引他们去斋堂。

    用了斋饭,长孙顺德辞谢道绰禅师。禅师口说不必,目光看向观音婢,意味深长笑道:“小娘子与此寺有佛缘,愿汝常念弥陀,弘扬净土。”

    观音婢向他合十致谢:“多谢阿师勉励,他日必来还愿。”

    “道绰禅师所言成真,太后之在太原,曾出资复建玄中寺;武德之末,太后不豫,先帝谒玄中寺为其祈福。玄中寺辉煌再续也。”

    老媪剪断枫枝,横于青瓷圆盘口,再别余枝叶其上。婢女捧小怪石递之:“玄中寺乃莲宗发祥之地,想来先帝后于佛教功德颇深。”

    老媪颔首,铺怪石于水间,置沙门陶偶坐石上,最后删去繁枝,一如当年入寺之景,老媪满意点头。

第7话·中 千里跋涉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