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为尘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61章 群儒辩斗火耗(三)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者还有为了获得资格的商贾走旁门左道,行贿

    /p

    赂之事,只为取得资格。”

    “不然也不会有人提出火耗根源在官员不够清廉这一观点了。”

    凌退思听罢微笑点头。

    “不论怎样监管,责在人而不在器物。”

    “当初未减少苛捐杂税,朝廷减少赋税名目,各州府衙门统一缴纳银饷,由此而来火耗,这一举措是好的,可惜总有不廉之辈。”

    两人既狡猾又聪明。

    他二人心照不宣的均未亮出自己的观点,而是将前三场辩论产生的观点和论言拎出来加以阐述。

    在详述的过程里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论点和方策的支持,自然也会贬低某些不赞同的观点。

    凌退思语毕,人群中一个儒生请教道:“凌先生,您是赞同张久安和王显的观点。”

    凌老仍微笑,坦然对众人讲:“监管是否合理,是否能找出更合理的监管方案,另做辩议,单就火耗如何降低来看,廉确实是症结。”

    “子曰,十一而税,王者之政,只拿近的举例子,去年江南赋税接近十四取一,按先贤所言,这已是王者之政,然十四取一最后变成了九取一,火耗高达五分,除了官员的廉洁出了问题,老朽实在想不出别的了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气氛一时更岑寂。

    凌退思这番言论无异于当众剑指户部负责税收的官员,讽他们不廉洁。

    “若是官员贪腐不解决,依梁先生的见解,将熔铸权力回收,火耗仍会居高不下。”

    “贪官哪有抓完的一日,不廉火耗就无解了吗?”

    梁闳与凌退思听到来自人群中的此问,不由得都笑了。

    梁闳道:“贪官是抓不完的,但肃贪能让火耗从九取一变成十二取一或是十三取一,不正是降低火耗的初衷吗?”

    “天地之伟尚有残缺,何况人性,能减小弊病带来的危害,民众压力得以减轻,这也是王者之政了。”

    “正是此意。”

    凌退思起身拜道:“知我者梁先生也。”

    大家本是来看大儒‘吵架的,可谁想大儒没吵起来,倒互相欣赏赞同起来。

    有关火耗的辩论,竟像是投石入水,开始动静大,中间荡起涟漪层层,到了最后竟恢复平和,水平无波般。

    “凌先生,梁先生,这几日辩论下来,您两位觉得有哪些人适合登殿?”

    这问题一处,人群又沸腾起来,都在窃窃私语。

    凌退思微笑捋须,梁闳笑着喝茶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梁闳答道:“我想陛下自有圣断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千盏楼的局散了后,徐慕欢驱车回府,因辩的不长,到家时还不到晚饭的点儿。

    俞珩今日回来的也极早,甚至徐慕欢都怀疑,他最近的公务就是盯着千盏楼的辩论,内边结束他也就下班了。

    他换了常服坐在慕欢对面吃果子解渴,说:“听说今日去看热闹的人无不意犹未尽,败兴而归,说两位大儒根本没辩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我倒觉得静水流深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讲?”

    俞珩一挑眉,眼里有光的看着慕欢问。

    “前三场辩论,该出的论点、方策都说的差不多了,即使两位大儒亲自到场也说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,提不出什么警世的箴言。”

    “他二人却在众多观点、方策里各挑了一个最重要的拎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梁先生说监管,凌先生说肃贪,而这两件事恰恰就是火耗高的根源。”

    “照我看,两位大儒虽一南一北,但对待火耗却是殊途同归。”

    慕欢见俞珩脸上带着略有深意的笑,大胆揣测说:“两位先生是不会上殿辩论的,如果我没猜错,最后上殿的一定是持这两个观点的儒生。”

    “娘子,你能猜到反方选谁上殿我才算服你呢。”

    “别的我猜不准,但我觉得会有内个太学典学孙学思。”

    提起这个人,慕欢真是说到俞珩心坎里去了,他一时激动起身坐到慕欢身边去,一副相见恨晚逢知己的架势。

    “你还真猜中了一个。”

    她仍得意的晃脑袋,晃得一双珠玉耳坠子打秋千般。

    “辩了四场了,只有他提出不治这一观点,且第一场就冒出来,他不是卓府的心腹谁能是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一腔孤勇、单纯辩论的儒生们论点虽青涩,方策也都不尽如人意,可初衷是于民有利的,唯独这个孙典学,口中尽是诡辩之谈。”

    “哪日殿前辩论定下了吗?”

    俞珩敛了神色,起身望着门外阴恻恻,欲来风雨的天色,答:“五日后。”

第261章 群儒辩斗火耗(三)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