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为尘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四百章 卓贾之乱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武帝十年秋,长公主私欲不满,劝太后废东宫立端王。

    太后问宰相淇,淇曰:“非惠帝遗诏,今太后称制,王子弟,任亲臣,无所不可。”

    太后又问贾璜,对曰:“端王懦且无依,不如太子坚刚,必不治事。”

    太后喜,决意篡立。

    九月太后寿辰,于翠微园(离宫)宴群臣,见武帝病笃,遂暗结赵国公夫妇,通柔然发兵作乱。

    柔然阴谋发兵,上未雨绸缪,先遣长宁王陈兵应敌,西京空虚。

    卓相上疏发难,让东宫无嗣,无以继业。

    长公主又使刺客刺呼延公子,赵国公假弗平,责东宫监国不力。

    庚申旦,武帝崩,舒后手诏众臣扶灵回宫发丧,并议太子继大统。

    太后不许,谎言武帝不喜太子,生前欲改立端王。

    后曰:“今帝遽崩,遗诏有疑,应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舒后面折廷争,斥太后篡改圣意,矫诏谋私。

    贾璜先发,闯宫欲夺端王妻子为质,挟端王。

    长公主集游兵散勇二千,又密使诸葛婴突骑三百,围翠微园待命,欲幽皇后、太子,助太后篡立。

    然东宫早觉变,遣解良娣、太子府洗马道宗率玄鼍卫于宫内伏击贾璜,乱矢射杀贼于马下,卫端王妻子出宫避难,又传假讯诱敌。

    长公主以为贾璜事成,发令贼将逼宫。

    呼延公子、太子府詹事舒博阅奉太子令伏击叛军。

    太后埋伏杀手七十众,闻园外激战,即下令杀舒后、太子。

    夫人王氏、恭人程氏、青鸾郡主护驾,刺杀未竟。

    平叛后,舒后、太子率众即跋马回宫,押乱臣叛党于廷,幽太后于宁寿宫。

    舒后持遗诏,制传位于太子——

    至此,俞铮的时代结束了,伴随他登基的是一场兵变,他驾崩后替他送葬的仍是一场兵变。

    柔然为策应贾太后谋逆,南下陈兵,甫一交手。

    趁柔然倾兵而出,后方空虚,图勒八部便举义归顺九翎,发兵捣了柔然的王廷。

    前有强手,后院起火,在两相夹击下,柔然死伤惨重,被俘者有数万之众。

    牧利可汗率余众一二百人向西北逃窜,却被乌护部的大将在石城截住。

    牧利负隅顽抗,乌护部不能生擒,只得割其首带回,作为图勒八部敬献给九翎新帝登基的贺礼。

    肃清了柔然,新帝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召长宁王俞珩、王勇、薄凌河、江曳等将领班师回朝。

    第二件事自然是清查叛党。

    贾家倒好查,族谱上有一个算一个,女子抓起来先幽闭于掖廷做苦役。

    男子则不乱老少都关在牢里待刑部过审定罪。

    只是卓淇、卓威父子结党甚众,数十载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。

    大树倒了,这些跑不掉的猢狲又该如何处置?

    俞成靖早已下了剜脓割疮的决心。

    他要澄清吏治,就绝对不能投鼠忌器。

    但剜割后如何休养恢复又是个难题,总不能为了肃清叛党就瘫痪朝廷。

    俞成靖在东宫时,他以着书修文为名召集了不少贤才在麾下,绸缪得早。

    如今这些人都能派上用场,不至于令他捉襟见肘,但终究还是有缺口,需要用信得过的贤才去填补。

    所以这第三件事便是加开恩科。

    这三件事叠在一起,令俞成靖夙兴夜寐。

    他是少年天子,年轻且身体好,还能熬得住。

    可身边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,像宋衡、曹光可是真熬不住,甚至反过来劝皇帝要注意保养身体。

    每每疲惫时,俞成靖便更恨乱党。

    恨不得审也不审,干脆挑个好日子,把他们都一起斩了了事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朝廷忙、宫里忙,长宁府也忙。

    明鸾与令林格的婚事已坐定,礼部虽暂时无暇顾及,但王府可得先筹备。

    嫁妆预备哪些,无论巨细,徐慕欢都要一样一样确定才完。

    预备陪嫁的仆从,尤其是近身伺候的人,更是得一一挑选。

    “你看这花名册,是我替你选得丫鬟、仆妇,如果有不喜欢的就划了去,再选别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离家远,人又年轻,身边的人不能有一丁点儿不可心。”

    “俗话讲,土坷垃绊倒人,切切不要轻视细节。”

    因为焦虑,最不喜啰哩啰唆的徐慕欢也要唠叨几句。

    “母亲选的人无不好的”,明鸾浏览一遍名册后安抚地握了下徐慕欢的手,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只是雁鸾姐姐真要随我一起去?”

    “怎么?你不喜欢她?”

    徐慕欢有些杯弓蛇影。

    符雁鸾是主动请缨随嫁,徐慕欢没有驳回,她觉得雁鸾是个好帮手。

    她虽年轻,但经事比常人几辈子都多,不会轻易被小情小谊蒙蔽了眼,王府和徐慕欢对她颇多照顾,情义可比亲长朋友送来的人更可靠些。

    再者,她有股聪明劲儿,读书识字也能多懂些道理,给明鸾出出主意也好。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”

    明鸾反而与她相处得不错。

    “对未卜的前途心生畏惧,这是人性使然,她如今日子清静,竟愿意陪我出嫁。”

    明鸾也拿了一份名册交与徐慕欢,说:“这是我选的人,也请母亲过目。”
第四百章 卓贾之乱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