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大明皇孙: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章 “吾自幼熟读经典,通习圣贤之道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这般情形,我怎能袖手旁观?”谈及朱政备受朱元璋特殊优待之事,朱允炆内心早已妒意横生,颇为不满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朱政出身卑微,居然能光明正大地住进皇宫,还偏偏是坤宁宫,实属荒谬绝伦!祖父必定犯了糊涂。

    早前他便寻思着找机会向老朱进言规劝。

    此时,朱权等人的请求对他而言,无疑是瞌睡送枕头的好时机,求之不得!要是他在这件事上有所作为,展现非凡能力,为朱权等人主持正义,必然能得到祖父和父王赞赏,也能博得朱权等人的敬重。

    这是一举多得的大好机会!

    至于能否成功,朱允炆半点疑虑也无。

    他是太子嫡长子,朱政不过是个被捡来的弃婴,两者相比简直如同萤火与皓月相映衬,轻重缓急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难道祖父还会不理解?况且事情本来就是朱政不当。

    按照道理,朱政怎敢如此肆意妄为?祖父怎么会不听忠言反而偏袒一个弃婴?

    一念之间,朱允炆仿佛已经看到朱元璋惊愕之余对自己夸赞有加的场景,心里不由自主飘飘然起来。

    当下,朱允炆环顾众人一眼,果断道:“各位皇叔放心,此事我责无旁贷。

    咱们立刻出发,定当为十九叔讨回公道!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倒让朱权等人略显茫然。

    他们没想到朱允炆会表现出比自己还大的反应,激动得像打了鸡血一般。

    “这个……”朱权沉默片刻后有些迟疑地问道,“眼下就去吗?刚才祖父还在,若是遇见……”

    “正好!”朱允炆毫无顾虑地摆手道,“祖父在场更好,我就直接上前劝谏。

    非要说服祖父幡然醒悟不可!”

    听闻此言,朱权等人呆住了,彼此对视一眼,满心懵然:朱允炆是不是吃错药了,竟敢和父皇对着干?怎么脑袋这么铁?真有胆识啊!

    然而,面对朱允炆如此积极请缨打头阵的行为,朱权等人自是没什么反对意见。

    于是在朱允炆的带领下,一群人气势汹汹朝着目标而去……

    却不知,在他们行进的方向,另一场戏码正在上演。

    原来朱元璋因有要事中途先行离开,此时只剩朱政带着王景弘、郑和几个太监随意游览一番,赏花看景,悠哉自在。

    但无论景色多么怡人,独自欣赏总是乏味。

    而且数年来,朱政早将此处摸得熟透。

    最近他正想找个契机游说朱元璋让自己外出玩耍,毕竟来到大明朝已有数年时光,可从未踏足过宫外的世界。

    正当朱政心中思忖之时,转身准备返回坤宁宫。

    忽然发现不远处朱权等人重新折返,朝着这边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朱政不由一愣,心下诧异:还没放弃?

    难不成是老朱没发怒呢?还是你们自己过于自信了?这么快就忘乎所以了么?

    不过转瞬间,朱政察觉情况似有异常之处。

    对面领头的是一位相貌清秀的少年,朱政从未见过。

    莫非此人就是朱权、朱橞他们的依仗?朱政渐渐明白了些什么,却也不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既然有人主动送死,他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于是他停下脚步站在那里,冷静地看着朱允炆等人愤愤地走来。

    “就是他!”

    看见朱政,朱

    为了提升文官地位,朱允炆大幅度改善了文官待遇,将六部尚书的品级由正二品升为正一品。

    他减免刑罚、释放了不少因受贿被囚禁的官员。

    同时颁布旨意,准许五品以上的文官举荐贤能,开始大规模调整官员任免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他还撤销了老皇帝对江南地区实施的高额赋税政策,放宽了对江南豪族的各种限制。

    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推崇文官而压制武将,效仿宋朝治国之策,意图以文制武,联合士大夫阶层共同治理天下,试图打造一个秀才执政的局面。

    然而,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后果便是失去军方支持,尤其是那些在沙场出生入死换来的将领们断不会轻易拥护他。

    试想如果真的成功推行,大明恐怕会重演宋代的覆辙,削弱华夏民族的力量,导致面对北方蒙古余部和新兴强权帖木儿帝国时毫无还手之力,极有可能出现明朝速亡的结果。

    如此举措,究竟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呢?

    至于所谓朱允炆的仁孝美誉,实在不足为信。

   

第18章 “吾自幼熟读经典,通习圣贤之道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