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章 引子09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让我们从1998年那个改变中国互联网史的夏天开始,讲述这位代号"二炮小孩"的通讯兵如何成为守护数字长城的关键先生。

    **第一章

    洪水中的密码(1998)**

    九江大堤在暴雨中发出垂死的呻吟,父亲把我扛在肩上往高处跑时,军用对讲机还在他腰间滋滋作响。那是二炮某部最新配发的跳频通讯设备,防水外壳上泛着幽蓝的光。

    "记住这个频率,"父亲突然把我塞进抢险队员怀里是国际遇险呼救频率..."他的声音被浪头拍碎在溃坝的轰鸣里。浑浊的洪水裹着军用帐篷和电脑机箱从我们中间冲过,那些漂浮的电路板像极了长江里翻着肚皮的江豚。

    三个月后,我在军用仓库的角落里找到了那台泡胀的笔记本电脑。母亲擦拭着防弹玻璃般的屏幕,DOS界面突然跳出几行跳频加密代码——正是父亲牺牲前调试的通讯协议。雨水在主板留下的铜锈痕迹,竟与长江流域图惊人相似。

    **第二章

    红客元年(2001)**

    南海撞机事件的第七天,我蜷缩在军校机房角落的服务器机柜里。显示器的蓝光映着迷彩服上未干的雨水,键盘下方压着从《黑客防线》撕下的漏洞利用教程。

    "红旗计划"的IRC聊天室里,三百个愤怒的IP地址正在集结。我咬碎第三根能量棒,把刚刚逆向出的美国海军官网漏洞打包成"礼花弹"工具包。当北京时间的数字跳向4月1日聊天室突然刷出满屏的五星红旗。

    "各单位注意,饱和攻击倒计时!"不知是谁在加密频道里喊。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一瞬,突然调转方向开始修补己方漏洞——那些美国IP里分明混着熟悉的军方特征码。

    **第三章

    蓝军系统(2003)**

    朱日和的风沙拍打着迷彩帐篷,我的指节因持续敲击战术键盘而发白。作为红方通讯节点,我能清晰感受到蓝军电子对抗营的呼吸节奏——他们的心跳就藏在数据包的校验位里。

    "报告!指挥系统被植入木马!"侦察兵话音未落,我的屏幕突然跳出十六进制编辑器界面。这不是常见的Windows漏洞,而是直接针对国产麒麟操作系统的内核级攻击。冷汗顺着防弹背心往下淌时,我瞥见攻击代码里某个特殊的溢出结构——那分明是两年前我留在某个美国军事论坛的"陷阱门"。

    **第四章

    北斗之殇(2007)**

    黄海夜航的驱逐舰上,量子密钥分发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。我抓着海军陆战队员的肩带冲进舰桥,北斗导航终端正在经纬度坐标间疯狂跳动。

    "不是常规干扰,"我扯开迷彩服露出绑在胸前的军用笔记本,"他们在模仿铱星系统的握手协议..."指尖传来的震动让我浑身发冷,这分明是七年前在南海交锋过的某个攻击特征。当最后一个欺骗数据包被量子纠缠密钥撕碎时,东方的海平线已泛起鱼肚白。

    **第五章

    震网回声(2010)**

    德黑兰核设施的三维建模在AR眼镜里旋转,我戴着防辐射手套调试频谱分析仪。突然,西门子PLC控制系统的数据流出现诡异抖动——就像

第1章 引子09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