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朱元璋到现代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9章 刘伯温邀请孔希学(1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酒过三巡,气氛逐渐热烈起来。

    为首的文官轻轻放下酒杯,微微叹了口气,脸上满是忧虑之色,“衍圣公,此次您大驾光临,实在是我等翘首以盼之事。”

    他微微摇头,神色凝重,“陛下推行的这些新政,无论是科举改革,还是这‘女子能顶半边天的说法,实在是离经叛道,全然乱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啊。”

    孔希学闻言,放下手中的筷子,用手帕轻轻擦了擦嘴角,缓缓说道:“是啊,这新政乍一听,便知是祸乱之源。”

    “科举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中之重,祖宗一直以来以儒家经典为考核标准,选拔出来的都是饱读诗书、品德高尚的贤能之士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这一改革,掺入那些旁门杂学,如此下去,岂不是要让朝堂之上充斥着一群只知追名逐利的功利之徒?”

    另一位官员赶忙随声附和:“衍圣公所言极是,一针见血!”

    “还有这女子之事,自古以来,女子就该恪守妇道,在家相夫教子,这才是正道。”

    “怎能抛头露面,参与朝堂之事?这简直是坏了我大明的风气,长此以往,成何体统!”

    这时,一位年轻的学子模样的人,脸上带着几分愤懑与不甘,忍不住开口道,“衍圣公,我等一心向儒,多年来日夜苦读圣贤书,只为有朝一日能为国家效力。”

    “可如今这新政一出,让我们这些人看不到未来的出路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科举的规则都变了,那我们这么多年的努力,岂不是全都付诸东流了?”

    孔希学目光柔和地落在那年轻学子身上,神色和蔼了几分,温言说道,“年轻人,莫要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我等同心协力,定能扭转乾坤,拨乱反正。”

    “儒家思想传承千年,历经无数岁月洗礼,其中蕴含的道理深厚且深远,岂是这些新政能轻易撼动、取代的?”

    孔希学微微颔首,目光如炬,缓缓扫过在场众人,心中暗自得意。

    这些人皆是朝中颇具影响力之人,如今都对新政心怀不满,愿意与他站在同一阵线,这无疑让他底气大增。

    他端起酒杯,轻轻晃了晃,目光中带着期许,诸位皆是朝中栋梁之材,能深刻明白此事的利害。

    “两日后朝堂之上,还望诸位与我并肩而立,一同力陈新政的利弊,务必让陛下收回成命,恢复祖宗旧制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称是,言辞间对改革的不满愈发激烈,义愤填膺之情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孔希学心中暗自思忖,有了这些人的支持,朝堂上的辩论,自己定能占据上风。

    让那些改革派清楚地认识到,他们的想法不过是镜花水月,在儒家正统面前,根本不堪一击。

    宴会结束后,孔希学刚刚入住安排好的驿站,便听到一阵敲门声。

    紧接着,门外传来通报声,“衍圣公,诚意伯刘伯温前来拜访。”

    孔希学听闻刘伯温来访,微微一怔,旋即恢复了镇定,脸上浮现出一抹客套的笑容,说道:“快请刘大人进来。”

    心中却暗自揣测,这刘伯温在朝堂上可是改革派的重要人物,此时前来,所为何事?

    刘伯温不紧不慢地走进屋内,与孔希学寒暄几句后,便在一旁坐下。

    他端起桌上早已备好的茶盏,轻抿一口,神色悠然,不紧不慢地说道,“听闻衍圣公此番千里迢迢前来京城,刘某特来相邀。”

    “实不相瞒,是想请衍圣公到我府上一聚,刘某略备了些薄酒,想与衍圣公私下里好好叙谈叙谈,不知衍圣公可否赏脸?”

    孔希学微微一怔,心中暗自揣摩刘伯温此举的意图。

    虽说二人在改革一事上立场截然不同,但刘伯温既然亲自登门邀请,若是贸然拒绝,反倒显得自己气量狭小,不够大度。

    思索片刻后,他缓缓点头道,“既然刘大人如此盛情相邀,我岂有不应之理。”

    随后,二人便一同走出驿站。

    孔希学刚踏出驿站大门,目光便被刘伯温身旁一个模样奇特的物件吸引住了。

    只见那东西有两个轮子,前后依次排列,中间安置着一个座椅,旁边还配有一些铁制的把手和链条,构造十分怪异。

    他不禁满心好奇,脱口问道,“此乃何物?”

    刘伯温伸手轻轻拍了拍这物件,介绍道,“这叫自行车,是一位友人发明的代步工具。”

  &nbs

第139章 刘伯温邀请孔希学(1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