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重生刘协,开局召唤白袍军!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4章 农兴之始,现代智慧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生生世世小说]https://m.3344shu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刘协静静地站在城防指挥所的庭院里。

    初夏的阳光洒在他的肩头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。

    青石城经历了重建的洗礼,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秩序。

    而刘协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到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上——农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青石城内不仅有数以万计的百姓需要养活,目前已有数万士兵驻扎于此。

    粮食供应成为了重中之重!

    刘协深知只有大力发展农业,才能确保城中所有人不再为温饱发愁,才能让这座城市真正繁荣起来。

    他身旁的石桌上,摊开着几张绘制精细的地图。

    旁边还放着几本农书,书页已经翻得有些卷边。

    郑浑,这位被刘协召唤来的农业专家,正站在一旁,手中拿着一支毛笔,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几块农田,详细讲解着。

    “陛下,根据我这几天的考察,距离青石城附近的这块土地虽然肥沃,但排水系统不佳,容易积水,影响作物生长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可以借鉴先古水利工程,修建一些小型的引水渠,既能保证灌溉,又能防止洪涝。”

    刘协点了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思索:

    “郑先生,你的建议非常好。我想,我们可以在这一片先行试验,如果效果显着,再逐步推广。”

    郑浑微微一笑,点了点头:“陛下英明,这样做既稳妥又高效。”

    刘协转身看向不远处的几名随从。

    他们正忙着搬运一些农具和种子,为即将到来的试验田做准备。

    刘协心中暗自欣慰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,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。

    “陛下,”郑浑继续说道,“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适合本地气候的作物。比如高粱和红薯,它们耐旱性强,产量也高,非常适合这片土地。”

    刘协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一丝笑容:“这些作物我也有所了解,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另外,我们还可以引进一些新型的耕种工具,提高效率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”郑浑补充道,“我已经派人去附近的村庄搜集了一些传统农具,准备结合你提供的图纸进行改进。相信不久之后,就能见到成效。”

    刘协满意地点了点头,心中充满了信心。

    他知道这次农业改革的成功与否,不仅关系到自己势力的未来发展,更是他能否赢得民心的关键一步。

    然而,刘协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。

    消息很快传到了陶谦的耳中。

    这位当地旧势力的代表,对刘协的新政充满了抵触情绪。

    陶谦站在自己宽敞的府邸中,手中拿着一封密报,脸色阴沉。

    “什么?这个刘协竟敢在我们这里推行所谓的‘农业改良?这分明是违背祖宗之法!”陶谦怒气冲冲地将密报摔在桌子上,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满。

    站在一旁的几名谋士面面相觑,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开口:

    “大人,刘协此举确实有些冒险,但他似乎得到了不少村民的支持。”

    陶谦冷笑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不屑:

    “支持?那些无知的百姓哪里懂什么祖宗之法?他们不过是被刘协的甜言蜜语蒙蔽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”另一名谋士劝道,“不如我们先观察一段时间,看看刘协的所谓‘改良究竟能否成功。如果真的不行,再出手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陶谦沉吟片刻,点了点头:“好吧,那就暂且观望。但若他真的胆敢强行推行,我们绝不容许。”

    自从刘协得知陶谦的态度后,并没有急于反驳,而是想到了一个更为巧妙的办法。

    他准备待到试验田有成果的时候,派人邀请陶谦及其旧势力的代表们前来参观。

    刘协知道只有亲眼看到实际效果,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。

    不久后一个晴朗的早晨,刘协带着郑浑等人早早来到了试验田。

    田野里,绿油油的庄稼随风摇曳,仿佛在欢迎这些来访的客人。

    刘协站在田埂上,远远望见陶谦一行人正朝这边走来,心中不由得有些无奈。

    “陛下,”郑浑轻声提醒道,“他们来了。”

    刘协点了点头,整理了一下衣衫,迎上前去:

    “陶大人,诸位,欢迎你们前来参观。不知道你们对这片试验田有什么看法?”

    陶谦冷眼扫视了一圈,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:“陛下,你这所谓的‘改良,究竟有何不同?”

    刘协微微一笑,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带着众人走进了试验田。

    郑浑在一旁详细介绍着:

    “诸位,请看,这些高粱和红薯,都是我们引进的新品种。”

    “它们不仅耐旱,而且产量极高。”

    陶谦皱了皱眉头,显然并不买账:“这些都是空话,谁知道有人是不是在故弄玄虚?”

    刘协没有生气,反而更加从容:“陶大人,眼见为实。不如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已经收获的作物,再下结论如何?”

    刘协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块刚刚收割完毕的试验田。

    田里的作物已经打包成捆,整齐地堆放在一旁。

    刘协亲自拿起一捆高粱,递

第54章 农兴之始,现代智慧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